Tuesday, January 22, 200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

內容出自:
<<常見病的早期信號>>
易敬林主編
科圖有限公司


初版:2000年11月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打鼾不可忽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 是指在每晚7個小時的睡眠中呼吸暫停並反覆發作在30次以上, 每次發作呼吸暫停10秒以上(替鼻、口腔內無氣流,但胸、腹或呼吸存在)。由於存在呼吸暫停現象,且是在睡眠中,所以有一定的潛在危險。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患肥胖癥的人群也在增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發病率亦有大幅提高。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典型表現有:
1) 睡眠時常打鼾, 且鼾聲大.
2) 打鼾與呼吸暫停間歇, 交替出現.
3) 憋氣後而醒, 而且醒後常心慌, 胸悶或心前區不適.
4) 夜間睡眠質量不好, 因此白天嗜睡、困倦。
5) 晨起感到頭痛,乏力,反應遲鈍。
6) 嚴重者與人交談、吃飯、看電視時,甚至走路、騎車、開車時也打瞌睡,從而出現意外。
7) 另外一部份人出現性慾減退、陽痿、遺尿、性格急躁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患者同時易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因此應盡早診斷治療。


臨床上下列人群為高危人群:
1) 夜間打鼾明顯者
2) 肥胖者
3) 頸脖粗短者
4)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對於上述高危人群, 若出現白天精神差、嗜睡、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性功能減退和晨起頭痛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呼吸科或五官科進行正規檢查, 如多導睡眠圖、喉鏡等.

Saturday, December 15, 2007

愛滋病

內容出自:
<<常見病的早期信號>>
易敬林主編
科圖有限公司


初版:2000年11月


愛滋病:病毒引發的免疫缺陷病

自1981年美國首次報告了愛滋病以來,世界各地陸續出現了相關報道,只是發病率高低不同而已。我國1987年確診的首例患者是一位美國從事炊事工作多年的男性華人 。目前全國幾乎各省均有病例報告,其中雲南省為最多。


愛滋病(獲得免疫缺陷綜合徵,AIDS)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一種逆轉錄病毒引起。HIV的基本靶子是人體淋巴細胞的一個亞群細胞叫T4輔助細胞,它對於人體抵抗疾病是不可少的。HIV感染並殺傷T4細胞,破壞細胞免疫系統內的聯繫,逐漸摧毀人體抗疾病的防禦力。人一旦感染了HIV後,病原終生存在細胞內不能被消除。愛滋病是一組極其復雜的惡性傳染病,它可浸潤和損害人體的多個系統及臟器,致使病人不可逆轉地100%發生死亡,而其臨床表現亦十分復雜,並與機會性感染或腫瘤的發生有關。此外,HIV可以侵犯神經細胞從而引起神經性疾病。


HIV已從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唾液、眼淚、人乳、腦脊液、淋巴、尿中分離出來,但只有血液、精液、陰道/子宮分泌物在傳播HIV中起到重要作用。


HIV的傳播有三個途徑:
1) 性關係
通過異性和同性間的性交

2) 胃腸道以外的途徑
通過血液或血液製品(包括輸入未經檢驗的血液,使用未消毒的針管和針頭)傳播。

3) 圍產期
即在分娩前、分娩期和分娩後由母親傳給嬰兒。


HIV感染可以分為4個不同階段,但並非所有感染者都必須經歷這4個階段。
1) 急性期
急性HIV感染癥狀可以早至在感染後一周之內出現,臨床表現為發熱、淋巴結病、盜汗、皮疹
、頭痛和咳嗽。HIV感染的血清陽轉通常在感染後6~12周。

2) 持續全身淋巴結病
特徵為在排除由任何其他原因導致的淋巴結病的情況下,兩處或多處非腹股部位的淋巴結增大,
直徑超過1cm,並至少延續3個月。在發病過程中也可能慢慢消退。

3) 愛滋病相關復合癥
有腹瀉、體重下降、不適、乏力和嗜睡、厭食、腹部不適、發熱、盜汗、頭痛、淋巴結病、脾腫大和神經系統方面的改變(記憶喪失、周圍神經病)等癥狀,又有接觸傳染源的可能時要警惕是否感染愛滋病病毒。

4) 愛滋病
HIV感染後到出現愛滋病癥狀的時間可以在6個月至7年,甚至長些。其臨床特徵為:

a) 機會性感染如孢子蟲腦炎、囊球菌性腦膜炎、白色念珠菌口腔炎、弓形體原蟲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疱疹病毒感染、沙門氏菌敗血癥等。

b) 惡性腫瘤、卡波濟氏肉瘤、非何杰金淋巴瘤。

去過愛滋病流行的國家、地區,有靜脈注毒史,接受過輸血及血製品,男性同性戀者,性亂者均
屬高危人群。


出現下述情況尤應高度警覺:
1) 父親或母親為HIV感染者的嬰兒。
2) 青壯年患有帶狀疱疹。
3) 慢性腹瀉,每日超過4~5次,超過1個月,一般抗生素無效。
4) 青年人患結核
5) 反復發生細菌性感染,如肺感染、盆腔炎,對抗生素不如常人敏感。
6) 原因不明的全身性淋巴結腫大
7) 無法解釋的消耗癥狀患者(盜汗、體重減輕、全身乏力等)
8) 癥狀持續時間長,表現復雜,不能從過去已知的各種疾病來解釋的患者。


上述患者應當列為愛滋病懷疑對象,可到醫院傳染科或皮膚科就診,做HIV抗體檢測進行確診,以阻斷傳播,盡早治療。

尖銳濕疣

內容出自:
<<常見病的早期信號>>
易敬林主編
科圖有限公司


初版:2000年11月


尖銳濕疣:病毒所致的生殖器性病

尖銳濕疣是由人乳頭瘤病毒引起的皮膚粘膜良性新生物。主要通過性接觸而傳播,少數可通過日常生活用品,如內褲、浴巾、浴盆而傳染。該病與生殖器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


據統計,與尖銳濕疣患者性接觸後,約2/3的人會發病。其潛伏期長短不一,估計為1~8個月,平均3個月。男性好發於龜頭、冠狀溝、包皮內側、包皮系帶、尿道口及陰莖部,同性戀者好發於肛周及直腸部。女性多發於大小陰唇、肛周、宮頸、陰道口、尿道、肛門等處。局部潮濕為病毒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條件,故患包莖及白帶過多的中尤易受感染或復發。損害初起時為小而柔軟的淡紅色疣狀皮疹,逐漸增大增多,表面凹凸不平,濕潤柔軟呈乳頭狀、菜花狀、雞冠狀或魚子狀,根部往往有蒂。有的可融合成大的團塊,易發生糜爛、滲液,帶有惡臭,日久小部分可發生宮頸癌、外陰癌。有些患者初發時局部稍癢。孕婦皮疹生長快,易反復發作。


疣狀皮疹的傳播類似於種莊稼。首先要有種子,這就是疣狀皮疹中的病毒。播種是如何進行的呢?直接接觸就完成了這一步驟,土壤即生殖器部位的皮膚粘膜,經過耕耘-----摩擦局部造成細微創口,病毒即可立足生長了。


什麼情況下要考慮患有尖銳濕疣呢?
1) 性亂交者
2) 患有其他性病
3) 性伴已患尖銳濕疣
4) 生殖器、肛周及外陰處發現長出小小的淡紅色或肉色小皮疹,基本無自覺癥狀,有時可稍有癢的感覺。


患者應盡早去醫院皮膚性病科就診。絕大部分病例經專科醫生肉眼即可診斷。立即治療避免進一步的擴散。同時對性伴侶也要追綜觀察,因本病潛伏期長,一般要觀察1年。

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

內容出自:
<<常見病的早期信號>>
易敬林主編
科圖有限公司


初版:2000年11月


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尿頻尿痛、溢膿的性病

泌尿生殖道粘膜發生炎癥,輕則可僅表現為尿道刺癢、疼痛及燒灼感,尿道口輕度紅腫,出現漿液性尿道分泌物;重則尿道口腫脹,大量黃白或黃綠色膿液自尿道口溢出,排尿疼痛,尿頻急,並可併發包皮龜頭炎。這種情況發生於主要經由性接觸而傳染時,病原菌為淋球菌者稱淋病,病原為沙眼衣原體或支原體等稱非淋菌性尿道炎。前者為我國性病中發病率最高的疾病。


在男性,發病後如果不經治療或治療不徹底,導致尿道炎癥狀持續2個月以上或反復出現時,則為慢性尿道炎。病原菌向上及周圍組織侵襲,常可合併發生前列腺炎、精囊腺炎、附睪炎、膀胱炎、亦可引起尿道狹窄甚至不育。由於腺體及隱窩內藥物很難到達,使得治療不易徹底,患者精神上負壓很大,嚴重者可引起神經官能癥。


女性患病後癥狀輕微,急慢性改變不易區別,故很少就醫或被漏診。好發部位為子宮頸,其次為尿道等。時間長了或是發生上行感染,可引起盆腔炎包括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甚至盆腔膿腫及腹膜炎,最終導致輸卵管狹窄、增厚、粘連、阻塞、常引起不孕癥或宮外孕。


從接觸感染到發病這段時間稱為潛伏期。淋病的潛伏期一般為2~10天,平均3~5天;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潛伏期是1~3周。


假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引起高度重視:
1) 性活躍期的中青年,自己或是性伴有冶遊史。

2) 性接觸後1~3周內出現尿道刺痛、癢或是分泌物溢出。

3) 女性可能表現為白帶增多,呈黃色或膿樣,可有異味,或白帶中帶血性分泌物,伴有腰痠、下腹不適等。


應立即去醫院皮膚性病科診視。做淋球菌及支原體、衣原體檢測。目前這2種病往往相伴發生,但由於病原不同,治療用藥也不一樣,方案不同,且有療程要求。千萬不可諱疾忌醫,找非正規治院、非專科醫生用「一針清」之類的藥物了事,增加傳染機會和治療難度,給患者帶來精神、肉體、經濟上的多重負擔。

惡性肉芽腫

內容出自:
<<常見病的早期信號>>
易敬林主編
科圖有限公司


初版:2000年11月


惡性肉芽腫:奇臭無比的鼻腔病變

惡性肉芽腫(又稱壞死性肉芽腫、中綫惡網)是以臨床特徵來命名的疾病。該病變的病因和發病機理尚不清楚,但有人通過免疫組化檢查,發現一些該病變符合T--淋巴細瘤的診斷,把它歸於一種特殊的T細胞淋巴瘤。但光學鏡下面的病理表現,多是一種非特異性的肉芽組織增生及多種炎性細胞浸潤,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組織壞死。因此,通常採用惡性肉芽腫這一名稱。


惡性肉芽腫好發於中青年男性,通常表現在患者的鼻腔和面部腫脹,多次活檢多為慢性炎癥、壞死組織、肉芽組織、網狀細胞增生等無特徵性的病理改變,但病人可有長期高熱不退,最終侵襲內臟或廣泛轉移,以致全身衰竭死亡。儘管該病目前還不確定是良性或是惡性腫瘤,但它的生物學行為和危害程度卻屬於惡性腫瘤範圍。因此,我們不能輕視它,一旦發展成為晚期的話,患者可能因長期發熱,全身衰竭,最終死亡。早期患者如果不治療,其預後極差;但經過放射治療有50%左右的人生存5年以上,甚至可存活高達10餘年。


早期惡性肉芽腫的臨床表現為鼻粘膜乾燥,容易結痂,也經常糜爛,繼而壞死。患者嗅覺減退,鼻腔內不適,繼而感面部疼痛,病變侵蝕鼻中隔,形成鼻中隔穿孔或駝峰鼻,這期間通常伴有間斷性高熱,化膿性感染而出現奇臭無比的氣味。晚期時病變沿中綫廣泛破壞鼻竇、硬腭、全鼻,眼部甚至面部,產生毀容性畸形,也可以累及鼻咽和口咽,但一般不超過頸部,一旦侵及頸部達血血管,可因大出血而死亡,也可因長期高熱而致使身體逐漸衰竭死亡。


有以下情況時,就要考慮患早期鼻腔惡性肉芽腫的可能。
1) 曾診斷為慢性萎縮性鼻炎,近期攝片骨質不是萎縮而是破壞,出現間斷性高熱,或是鼻腔臭味有變化,加重濃烈奇臭。

2) 鼻中隔或硬腭出現穿孔性壞死現象。大多數伴有間斷性的弛張熱,體溫可在38.5℃~41℃之間,往往有奇特的惡臭味,經抗炎治療無效。

3) 排除可卡因慢性中毒所引起的上述鼻部癥狀,不隨可卡因的使用而癥狀有所變化。


鼻腔惡性肉芽腫的確診較復雜,臨床上面往往需要多次進行活檢才有陽性結果。因此,假如你有上述的早期信號,千萬不要延誤,一定要到醫院的耳鼻喉科或腫瘤科進行診治。

眼眶腫瘤

內容出自:
<<常見病的早期信號>>
易敬林主編
科圖有限公司


初版:2000年11月


眼眶腫瘤:眼球突出是信號

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眼球向前移位,角膜頂點超過眼眶上緣則稱為眼球突出。經測量,正常眼球突出度多為12~14mm,雙眼基本相等;若其突出度超過16mm,或一眼球較另一眼突出2mm以上者,應考慮為異常,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警惕眼眶腫瘤的發生。


眼眶腫瘤絕大多數原發於眼眶內,一部分則由附近組織(如鼻竇、副鼻竇)所蔓延;少數系遠處腫瘤轉移而來。按腫瘤的性質有惡性腫瘤和良性腫瘤之分。良性腫瘤一般生長緩慢,邊界清楚,根據腫瘤的位置,眼球可向前方或側方突出,很少影響到眼球運動。而惡性腫瘤發展較快,邊界不清,生長迅速,當腫瘤侵犯至眼外肌或其他支配神經時,則眼球活動受限制,不能自主轉動,甚至完全固定。侵犯視神經時,可使視力銳減,,甚至失明。有的侵犯到睫狀神經時,則有痛感。


根據眼球突出發展速度,可以從下面幾方面來判定腫瘤的位置,如腫瘤生長在眼的六條肌肉中間,眼球常為正位性突出;起源於眶壁內繼發於副鼻竇者,眼球常被擠向腫瘤的對側;如在眶外上緣觸到硬結腫物,而眼球被擠向鼻下方,可能為淚腺腫瘤。當然眼球突出應首先考慮惡性腫瘤,但良性的比例仍然佔大多數,因此,發現腫瘤不要驚慌失措,待醫生仔細檢查分析後方能給予結論。

1) 炎癥引起的眼球突出
可因眶部、副鼻竇或全身炎癥所引起,如全眼球炎、眼球筋膜炎、海綿竇血栓等,除眼球突出外,局部尚伴有紅腫熱痛等炎癥表現,一般發病急並伴有體溫升高、白細胞增加等全身癥狀,經消炎治療效果明顯者。

2) 間歇性眼球突出
由於先天或後天性眼眶靜脈曲張患者,在其低頭或憋氣時,由於眶內靜脈充盈淤滯,而發生眼球突出;當頭位伸直或仰臥位時,眼球可以復原,甚至呈現輕度內陷狀態。

3) 搏動性眼球突出
主要是由於頸內動脈破裂而與海綿竇腔相溝通所致,多見於外傷,如先天性、後天性頸內動脈血管瘤或動脈硬化者。常表現為單側或雙則眼球突出,病人可於耳際聽到與心跳節律一致的轟隆聲,捫診時有搏動感。

4) 外傷性眼球突出
由於外傷所致眶內出血、水腫、氣腫等引起。

5) 甲狀腺性突眼
多發生於女性,常為雙眼。眼球中度突出,並可伴有瞼裂增大、眼球下轉時上瞼滯留、瞬目反射減少等表現,同時全身有甲亢的其他表現,如心動過速、四肢肌肉震顫、消瘦、甲狀腺腫大等。

6) 垂體性突眼
多見於中车男性,常一眼首先發病,呈明顯的進行性眼球突出,眼瞼浮腫,結膜充血水腫,眼球轉動受限,眼瞼閉合不全。


總之,眼球突出總是有原因的,找到病因後屬原發病者治療原發病,如為眼眶腫瘤,則應爭取時間進行手術或其他治療,積極爭取到醫院眼科進行檢查,除觸診外,X綫攝片、眼眶B超、CT、核磁共振、數字檢影均可獲得綜合診斷,關鍵是自己能照鏡時自我監測雙眼及眼部的變化,發現眼球突出後,萬萬不可大意,一定要充分重視,弄清病因,有的放矢進行治療。

危險三角區的癤癰

內容出自:
<<常見病的早期信號>>
易敬林主編
科圖有限公司


初版:2000年11月


危險三角區的癤癰:從癤癰到全身病變

從鼻根部至兩側口角連線所形成的三角區域稱為三角區,其內的癤癰易致嚴重的顱內併發癥-----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因此稱之為危險三角區。癤癰最常見的致病菌為金黃葡萄球菌、鏈球菌。
顏面部的皮膚具有豐富的毛囊、皮脂腺,而且暴露在外,接觸外界塵土、污物、細菌,並易受到傷害,尤其當身體衰弱、營養不良或新陳代謝障礙,如糖尿病等全身因素存在,而局部皮膚抵抗力下降,清潔衛生欠佳時,一旦遭到機械性刺激,如修面損傷、抓傷、蟲咬後常誘發癤癰。


癤,早期表現為一個紅、腫、痛的硬結,以後逐漸增大呈錐形隆起,頂部出現黃白色小膿頭。


癰,在開始只出現一個膿頭,周圍皮膚呈紫紅色,再外層為鮮紅色,皮膚表面發熱,有劇烈脹痛,脹痛的範圍越大,表面的黃白色膿頭也越多,血性的膿液逐漸由膿頭處流出。


由於危險三角區內靜脈缺少瓣膜,且與顱內海棉竇交通,其內的癤癰常因治療不及時或處理不當而導致感染的細菌栓子進入海綿竇,引起嚴重的腦內感染------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其典型表現除上述癤癰的局部炎癥表現外,還有以下幾方面:

1) 全身膿毒血癥癥狀
病人出現寒戰高熱、精神煩躁、譫妄或抑制、嗜睡甚至昏迷,皮膚表面出現血點或膿疱等。

2) 腦膜刺激癥狀
病人出現頭痛、惡心、嘔吐、頸部強硬等。

3) 眼部癥狀
眼部癥狀通常先起於一側,然後發展至對側,亦可同時發生於兩側,眼瞼及眼結膜水腫,眼球突出,上瞼下垂,瞳孔擴大,光反應減退或消失,眼球活動障礙或固定等。


由於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死亡率很高,因此一定要重視預防和及時正確處理危險三角區內的感染。青春期和成年期,由於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脂與表皮脫落細胞、灰塵混合易堵塞毛孔,細菌在內繁殖、感染,易發生面部癤癰,因此,要注意勤洗臉,清除三角區內的污垢。油性皮膚的人要用洗面乳等清潔劑清洗,忌用油性護膚品。


有全身疾病因素存在時,如糖尿病等,尤其要注意皮膚清潔衛生,避免機械性刺激,如修面、抓傷等,否則極易誘發癤癰。


一旦出現癤癰,絕對禁止擠壓、挑刺、燒灼、忌熱敷,而應限制唇部活動,少說話並進軟食,同時盡早到醫院就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