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15, 2007

愛滋病

內容出自:
<<常見病的早期信號>>
易敬林主編
科圖有限公司


初版:2000年11月


愛滋病:病毒引發的免疫缺陷病

自1981年美國首次報告了愛滋病以來,世界各地陸續出現了相關報道,只是發病率高低不同而已。我國1987年確診的首例患者是一位美國從事炊事工作多年的男性華人 。目前全國幾乎各省均有病例報告,其中雲南省為最多。


愛滋病(獲得免疫缺陷綜合徵,AIDS)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一種逆轉錄病毒引起。HIV的基本靶子是人體淋巴細胞的一個亞群細胞叫T4輔助細胞,它對於人體抵抗疾病是不可少的。HIV感染並殺傷T4細胞,破壞細胞免疫系統內的聯繫,逐漸摧毀人體抗疾病的防禦力。人一旦感染了HIV後,病原終生存在細胞內不能被消除。愛滋病是一組極其復雜的惡性傳染病,它可浸潤和損害人體的多個系統及臟器,致使病人不可逆轉地100%發生死亡,而其臨床表現亦十分復雜,並與機會性感染或腫瘤的發生有關。此外,HIV可以侵犯神經細胞從而引起神經性疾病。


HIV已從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唾液、眼淚、人乳、腦脊液、淋巴、尿中分離出來,但只有血液、精液、陰道/子宮分泌物在傳播HIV中起到重要作用。


HIV的傳播有三個途徑:
1) 性關係
通過異性和同性間的性交

2) 胃腸道以外的途徑
通過血液或血液製品(包括輸入未經檢驗的血液,使用未消毒的針管和針頭)傳播。

3) 圍產期
即在分娩前、分娩期和分娩後由母親傳給嬰兒。


HIV感染可以分為4個不同階段,但並非所有感染者都必須經歷這4個階段。
1) 急性期
急性HIV感染癥狀可以早至在感染後一周之內出現,臨床表現為發熱、淋巴結病、盜汗、皮疹
、頭痛和咳嗽。HIV感染的血清陽轉通常在感染後6~12周。

2) 持續全身淋巴結病
特徵為在排除由任何其他原因導致的淋巴結病的情況下,兩處或多處非腹股部位的淋巴結增大,
直徑超過1cm,並至少延續3個月。在發病過程中也可能慢慢消退。

3) 愛滋病相關復合癥
有腹瀉、體重下降、不適、乏力和嗜睡、厭食、腹部不適、發熱、盜汗、頭痛、淋巴結病、脾腫大和神經系統方面的改變(記憶喪失、周圍神經病)等癥狀,又有接觸傳染源的可能時要警惕是否感染愛滋病病毒。

4) 愛滋病
HIV感染後到出現愛滋病癥狀的時間可以在6個月至7年,甚至長些。其臨床特徵為:

a) 機會性感染如孢子蟲腦炎、囊球菌性腦膜炎、白色念珠菌口腔炎、弓形體原蟲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疱疹病毒感染、沙門氏菌敗血癥等。

b) 惡性腫瘤、卡波濟氏肉瘤、非何杰金淋巴瘤。

去過愛滋病流行的國家、地區,有靜脈注毒史,接受過輸血及血製品,男性同性戀者,性亂者均
屬高危人群。


出現下述情況尤應高度警覺:
1) 父親或母親為HIV感染者的嬰兒。
2) 青壯年患有帶狀疱疹。
3) 慢性腹瀉,每日超過4~5次,超過1個月,一般抗生素無效。
4) 青年人患結核
5) 反復發生細菌性感染,如肺感染、盆腔炎,對抗生素不如常人敏感。
6) 原因不明的全身性淋巴結腫大
7) 無法解釋的消耗癥狀患者(盜汗、體重減輕、全身乏力等)
8) 癥狀持續時間長,表現復雜,不能從過去已知的各種疾病來解釋的患者。


上述患者應當列為愛滋病懷疑對象,可到醫院傳染科或皮膚科就診,做HIV抗體檢測進行確診,以阻斷傳播,盡早治療。

No comments: